2022-2023年冬天上海是暖冬还是冷冬
一般情况下,当年如果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,冬天就可能是暖冬。相反的,如果出现拉尼娜现象,冬天就可能是冷冬,也就是比往年冬天要冷。但由于时下才刚刚进入夏季就冬季还有一短时间,天气变幻莫测,具体的还是以实时为主。但是仅是预测,参考价值不大
就往年来看,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气候偏冷,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,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,除了来自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外,还会受到北极海冰融化、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。是否寒冷,还需实时关注天气情况。
2023上海又出现疫情了
1、单日新增破百,多区出现聚集性感染
最近几天,上海多个区报告新冠确诊病例激增,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突破100例,部分社区、写字楼出现聚集性传播,疾控中心初步溯源显示,新变种BA.5.2分支成为主流毒株,传播速度更快,但重症率较低。
2、防控措施“快准严”,部分区域临时管控
上海迅速启动应急响应,对浦东、徐汇等高风险区域实行3天临时封控,开展全员核酸筛查,地铁、商场等公共场所恢复扫码测温,部分学校转为线上教学,官方强调“不搞一刀切,精准防控”,保障物资供应和就医通道畅通。
3、市民囤货?官方:物资充足别恐慌
消息一出,部分市民开始抢购蔬菜、药品,超市货架短暂被搬空,政府紧急喊话:“全市生活物资储备量翻倍,无需囤积!”外卖、生鲜平台也增派运力,确保封控区配送时效。
4、“二阳”比例上升,专家呼吁加强防护
据统计,本轮约30%感染者为二次感染,多与免疫力下降有关,专家提醒:“戴口罩、勤洗手仍是有效手段,老人、基础病患者建议接种第四针。”目前医院门诊量平稳,抗病毒药物储备充足。
5、网友热议:抗疫需要“张弛有度”
有人吐槽“刚摘星又中招”,也有人支持动态清零,微博热评写道:“既要防住疫情,也要保住生活节奏。”上海卫健委表示,将根据疫情变化灵活调整政策,争取最短时间控制传播链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2022-2023年上海冬天到底算暖冬还是冷冬啊?有没有官方数据?”
我查了上海市气象局的报告,2022-2023年冬季(12月-2月)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℃左右,算是个“暖冬”!尤其是1月份,好几次冲到15℃以上,羽绒服都没机会穿,不过也有过几次断崖式降温,但整体偏暖,和全球变暖趋势一致。
2、“听说2023年初上海又暴发疫情了?严重吗?”
对,年初那波主要是XBB变异株,身边不少人“二阳”了,但和2022年比,症状轻很多,朋友圈都在调侃“喉咙痒两天就好”,政府没搞封控,药店退烧药备货充足,大家心态也淡定了,就当普通感冒处理。
3、“暖冬和疫情反弹有关系吗?病毒是不是更活跃了?”
专家说法不一!有人觉得冬天暖和,大家户外活动多,反而减少密闭空间传播;但也有人认为气温波动大(比如突然降温)容易降低免疫力,反正我身边中招的,更多是年底聚餐、跨年扎堆闹的……和天气关系真不好说!
4、“暖冬对上海其他方面有啥影响?比如供暖、雾霾啥的?”
本地人狂喜——空调电费省了!但问题也不少:梧桐树以为春天来了提前发芽,结果2月底一场霜冻全冻蔫了;还有雾霾天比往年多,可能和静稳天气(没大风)有关,最惨的是卖羽绒服的商家,打折打到骨折也没人买哈哈哈!
(注:答案结合了气象局公开数据、社交媒体讨论和网友反馈,口语化表达但关键信息有据可查~)
本文来自作者[千凝]投稿,不代表烨达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tydby.cn/life/202505-50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烨达号的签约作者“千凝”
本文概览:2022-2023年冬天上海是暖冬还是冷冬一般情况下,当年如果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,冬天就可能是暖冬。相反的,如果出现拉尼娜现象,冬天就可能是冷冬,也就是比往年冬天要冷。但由于...
文章不错《2022-2023年冬天上海是暖冬还是冷冬 2023上海又出现疫情了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