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德克·巴莱上,太阳旗票房咋样
台湾: 太阳旗(上):新台币4.72亿元 香港: 太阳旗(上)+彩虹桥(下):488万港元 大陆: 2012年5月10日开画,截至5月27日累计票房1475万元 票房表现不错
赛德克巴莱(上)太阳旗
1、「野蛮的骄傲」VS殖民压迫
《赛德克·巴莱(上)太阳旗》开篇就抛出核心冲突:“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,那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!” 导演魏德圣用史诗级叙事,还原1930年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雾社事件,电影中,森林猎场被强占、族人被迫当苦力、信仰遭羞辱,层层压迫最终引爆血性反抗。
2、莫那·鲁道的复杂性
主角莫那·鲁道不是脸谱化英雄,他年轻时骁勇善战,中年时隐忍妥协,最终成为起义领袖,面对日本人的“文明驯化”,他表面配合却暗中囤积火药,那句“猎场没了,孩子怎么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?” 道出文化灭绝下的绝望。
3、暴力美学的双重性
电影毫不避讳展现血腥场面:割喉、断头、族内屠杀…这些暴力既是反抗的宣泄,也是导演对“野蛮VS文明”命题的质问,尤其赛德克人“出草”传统与日军机枪扫射的对比,撕开了殖民者所谓“文明”的虚伪面具。
4、争议与震撼并存
有人批评电影美化暴力,但更多观众被其悲壮感击中,当赛德克妇女集体自缢为战士减轻负担,当孩子们唱着祖灵歌谣冲向枪口,“输掉身体,也要赢得灵魂” 的信仰让银幕内外泪崩,这不是爽片,而是一个民族用血写就的尊严之战。
相关问题解答
没问题,我这就给你整几个接地气的问答,结合网上能查到的信息,用大白话聊《赛德克·巴莱(上):太阳旗》的票房情况~
1. 《赛德克·巴莱(上):太阳旗》票房到底赚没赚钱啊?
嗐,这片子成本可高了!据说上下两部加起来花了快7亿新台币(约1.6亿人民币),但光上部《太阳旗》在台湾本土票房大概1.8亿新台币(2011年数据),听着还行是吧?但分摊成本后其实回本压力超大!后来靠海外发行和奖项(比如威尼斯电影节)才慢慢拉回口碑和收益,导演魏德圣自己都说“差点破产”……
2. 为啥票房没想象中爆炸?是不是片子不好看?
跟质量关系不大!电影本身口碑挺硬的,豆瓣8.8分呢!主要是题材太“硬核”——讲台湾原住民抗日,历史厚重感强,商业娱乐性少,普通观众可能觉得压抑,再加上当时宣传重点在“史诗级”,很多人误以为战争片是大场面爽片,结果看完发现是悲壮历史,票房后劲就……(摊手)
3. 和同期电影比,它算扑街了吗?
看跟谁比啦!2011年台湾年度票房冠军是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,轻松青春片直接碾压,但《太阳旗》作为文艺向历史片,能冲进年度前十已经算牛了!毕竟它不像商业片靠流量明星,全靠实景拍摄和原住民素人演员死磕出来的。
4. 听说大陆票房惨淡?真的假的?
大陆2012年上映时,确实惨……总票房不到500万人民币,原因嘛:一是删减了血腥镜头(原版143分钟,大陆版只剩107分钟),剧情不连贯;二是宣传低调,很多人压根不知道上映;再加上题材敏感,排片也少,基本算“一日游”了……(叹气)
需要补充细节的话随时喊我哈! 😄
本文来自作者[白秋]投稿,不代表烨达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tydby.cn/life/202505-661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烨达号的签约作者“白秋”
本文概览:赛德克·巴莱上,太阳旗票房咋样台湾: 太阳旗(上):新台币4.72亿元 香港: 太阳旗(上)+彩虹桥(下):488万港元 大陆: 2012年5月10日开画,截至5月27日累计票...
文章不错《赛德克·巴莱上,太阳旗票房咋样 赛德克巴莱(上)太阳旗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