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的事故原因
群马县警方以业务过失致死的罪名,将日航以及波音公司的相关人员20人移送前桥地检署起诉,但最后都获不起诉处分。
日航的几位高阶主管及基层职员,因为班机维修不当导致坠毁,而羞愧自杀,但他们与事故没有关连。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师,也因背负维修不当的罪名而自杀。
即使日航和空难无关,日航最终支付780万日元慰问金给受害者家属
本次空难令航空界开始研究液压控制失效下的应变措施;1989年的苏城空难的机组人员就是基于该次空难后的教训进行迫降,而挽救了大部分乘员的性命。
日本航空自1985年9月1日起停用“123”这个航班班号。现今同类航班(JAL127)是以波音777-200客机执行。
受此次空难的影响,日本航空其余的6架747SR于1988年起陆续退役,其中最先引进的JA8117被改装为航天飞机运输飞机,并在NASA服役至2012年;JA8118则被日航公司用作金属疲劳测试机,于试验过后被拆毁。日航最后一架波音747-100SR(编号JA8124) 于1994年退出日航机队,退役时机龄已逾19年。
日本航空123班机空难
1、1985年8月12日,日本航空123号班机从东京羽田机场起飞,计划飞往大阪,这架波音747-SR46搭载了509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,却在起飞12分钟后发生爆炸性减压,垂直尾翼整个脱落,液压系统完全失效,飞机进入失控状态。
2、事故原因源于7年前的一次维修失误:波音公司维修人员未按规范修复机尾压力舱壁,仅用两排铆钉代替原本的一体化面板,金属疲劳导致舱壁破裂,爆炸气流直接冲断垂尾,连带摧毁所有液压管线,尽管机组拼死操控,用油门差试图稳定机身,硬扛半小时后仍坠毁于群马县高天原山。
3、救援延误加剧悲剧,自卫队误判“无人生还”,拒绝美军直升机夜间搜救,直到14小时后,村民发现残骸中仍有4名女性幸存(1名未登机乘客的女儿奇迹存活)。最终520人遇难,成为航空史上单机死亡人数最多的空难。
4、事件震动全球航空业,日航社长引咎辞职,公司赔偿超780亿日元;波音修改维修手册,强化机身检查标准;日本将8月12日定为“安全启发日”,残骸至今保存在山区警示后人: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日本航空123号班机到底咋出事的?听说特别惨…”
(叹气)唉,这事儿确实太痛心了!1985年8月12日,这架波音747从东京飞大阪,起飞12分钟后垂直尾翼直接炸飞了!后来调查发现,7年前一次维修时,后舱壁的破损没修到位,用铆钉随便打了补丁,结果金属疲劳累积,飞机爬升时压力爆开,液压系统全废,机组拼命操控了32分钟…最后撞山坠毁,520人遇难,成了单机死亡最多的空难。
2、“为啥说维修背大锅?不是飞行员的问题吗?”
真不怪飞行员!当时飞机失控后,机长和副驾驶靠仅剩的引擎油门调整方向,硬撑了半小时(换别人可能早坠了),但液压油漏光,飞机像断了线的风筝,调查发现,1978年大阪一次尾擦事故后,波音和日航的维修人员偷懒,没按标准换整个舱壁,而是打了片“补丁”,这玩意儿几年后裂开,直接要了命——后来日本国土交通省把维修规程全改了!
3、“坠机前机组求救了吗?黑匣子记录了什么?”
黑匣子录音超揪心…机组一直喊“失控了!”、“拉起来!”,还反复尝试用引擎差速转向,塔台问“你们能掉头吗?”,机长吼“完全做不到啊!”,最后时刻录音里有人喊“低头!”,接着就是撞击声,坠毁前19分钟,他们还发过“Mayday”,但附近美军基地的救援直升机被日本政府拒绝入境,耽误了黄金时间(后来日本自卫队第二天才到现场,唉)。
4、“这事故之后航空业有啥改变?”
血泪教训换来的进步啊!① 波音改了747维修手册,强制要求整体更换受损部件;② 全球航空公司加强“老旧飞机”排查;③ 日本成立了“航空事故调查委员会”,独立调查避免包庇;④ 紧急救援协作机制也升级了,现在跨国救援响应快多了,对了,后来日航给遇难者家属赔了780亿日元,社长辞职…但再多钱也换不回生命啊。
(写到这里心里还是发堵,愿逝者安息…)
本文来自作者[晓兰兰]投稿,不代表烨达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tydby.cn/life/202505-814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烨达号的签约作者“晓兰兰”
本文概览: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的事故原因群马县警方以业务过失致死的罪名,将日航以及波音公司的相关人员20人移送前桥地检署起诉,但最后都获不起诉处分。日航的几位高阶主管及基层职员,...
文章不错《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的事故原因 日本航空123班机空难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