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年奥运会观后感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气势宏大、激动人心呀。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,是不可想像的。
张艺谋惯于拍大场面的片子,终于不负众望。
开场文艺表演,将光电、光影、色彩发挥到了极致。高科技的数控发光技术(无线遥控发光技术),结合大量的军人长时间训练,达到的效果非常具有震撼力。
儿童,在此次表演中占了较大比例,是一个亮点,个人比较喜欢。儿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,有利于暂时缓和一些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不友好。
音乐方面,运用了数种中国古代音乐,比如古琴、打击乐器、京剧等等,较好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。美中不足的是,刘欢跟那个外国女歌手唱的歌,词曲似乎不是太好,没有往届奥运歌曲那种感染力。朗朗的钢琴不错,我还是喜欢的。
二十大开幕式观后感3000
1、自豪感油然而生
观看二十大开幕式时,最直接的感受是“中国底气”,当国歌响起、代表们步入会场时,画面传递出的不仅是庄严,更有一种“团结向前”的力量,作为普通人,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我们息息相关,比如过去十年脱贫攻坚、科技突破,这些成就让我忍不住感叹:“生在新时代,何其幸运!”
2、“人民至上”不是口号
报告中多次提到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话题被反复强调,双减”政策减轻学生压力、医保覆盖范围扩大,这些具体措施让我感受到政策的温度,尤其是听到“共同富裕”时,联想到家乡道路拓宽、村里老人领到养老金的变化,瞬间觉得“蓝图”离生活并不遥远。
3、青年人的机遇与责任
作为年轻一代,“青年强则国家强”这句话直击内心,报告中提到“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”,让我联想到创新创业扶持、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,开幕式上年轻党代表的身影也让人振奋——我们不仅是见证者,更要成为建设者,或许未来某天,自己也能在某个领域为国家添砖加瓦。
4、挑战中的清醒与坚定
报告没有回避问题,比如提到“发展不平衡”“核心技术卡脖子”等挑战。这种坦诚反而让人更有信心,就像开幕式上那句“不信邪、不怕鬼、不怕压”,既有忧患意识,又传递出迎难而上的决心,作为个体,我也要思考: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响应号召?哪怕只是做好本职工作,也是一种贡献。
(注:全文约350字,重点部分已加粗,口语化表达,无冗余标题)
相关问题解答
1、Q: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二十大开幕式有什么不同感受?
A:哎呀,这俩完全不是一个风格!08年奥运会那叫一个“震撼”,张艺谋导演把中国五千年文化全塞进表演里了——击缶、活字印刷、丝绸之路,看得老外直呼“amazing”!但二十大开幕式更偏向“庄重严肃”,毕竟政治会议嘛,重点是报告和流程,不过灯光舞美也挺高级的,有种“大国气质”。
2、Q:为什么08年奥运会开幕式能被夸这么多年?
A:哈哈,因为那是咱们第一次在家门口办奥运啊!而且老谋子太会搞事情了——29个“大脚印”烟花踩过北京中轴线,李宁飞天点火,连《我和你》这首歌现在听都起鸡皮疙瘩!说白了,就是把文化自信和科技炫技完美结合,后来伦敦、东京开幕式都被拿来对比,网友都说“还是北京YYDS”!
3、Q:看二十大开幕式时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?
A:我盯着直播发现两个点:一是全场齐唱国歌的时候,镜头扫过代表们的脸,特别有凝聚力;二是主席作报告时背后那面超大的党徽和红旗背景板,设计得简洁又有力量感,不过说实话,比起奥运会的“热闹”,这个更像一堂高规格的“政治课”,适合认真做笔记(笑)。
4、Q: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两场开幕式的意义?
A:08年奥运会是“看中国怎么惊艳世界”,二十大开幕式是“看中国要带世界去哪儿”——一个秀肌肉,一个画蓝图,但都透着“这盛世如你所愿”的内味儿!
(注:回答结合了网络常见讨论点,口语化表达,避免敏感内容)
本文来自作者[小笨蛋]投稿,不代表烨达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tydby.cn/yule/202505-497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烨达号的签约作者“小笨蛋”
本文概览:08年奥运会观后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气势宏大、激动人心呀。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,是不可想像的。 张艺谋惯于拍大场面的片子,终于不负众望。开场文艺表演,将光电、光影、色彩...
文章不错《08年奥运会观后感 二十大开幕式观后感3000》内容很有帮助